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绿色发展政策动态要闻(2025 年 4月)

2025-04-29 17:03
49

1.(4 月 2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加快构建市场有效、调控有度、监管科学的高水平价格治理机制,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顺畅流动,有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意见》提到,要创新服务重点领域发展和安全的价格引导机制。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更好发挥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制度。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主体,完善碳定价机制。探索有利于促进碳减排的价格支持政策。完善全国统一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体系。建设绿色能源国际标准和认证机制。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4/content_7016958.htm)

 

2.(4 月 1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快虚拟电厂发展的目标:到 2027 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的机制健全完善,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 2000 万千瓦以上。到 2030 年,虚拟电厂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各类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 5000 万千瓦以上。

《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因地制宜发展。加快培育虚拟电厂主体。省级主管部门需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虚拟电厂发展方案,在发展规模、业务类型、运营模式、技术要求等方面作出安排,针对省级、地市级电力调节需要,培育不同特点的虚拟电厂主体,完善虚拟电厂发展体系,围绕聚合分散电力资源、增强灵活调节能力、减小供电缺口、促进新能源消纳等场景加快推进虚拟电厂规模化发展。鼓励能源企业、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积极投资虚拟电厂,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虚拟电厂投资开发与运营管理,共同推动技术及模式创新。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4/content_7018244.htm)

 

3.(4 月 13 日)国务院第 54 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

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 806 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 2025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决定》强化了快递企业在快递包装治理工作中的主体责任。针对快递包装要求不明确的问题,规定快递包装应当符合寄递生产作业要求,节约使用资源,避免过度包装,防止污染环境;快递包装应当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针对快递企业包装义务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规定快递企业应当优化快递包装方式和包装结构设计,节约使用包装物,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操作规范和回收利用管理制度等。针对快递包装行为外部监督不足的问题,规定将快递企业落实快递包装有关管理制度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情况纳入政府部门监督检查事项,将快递企业使用、回收包装物等情况纳入行业自律范围,并对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决定》在规定国家完善综合性支持政策,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鼓励快递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的同时,针对绿色包装成本高的问题,规定国家鼓励科技创新,支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生产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快递包装;针对商品生产端、销售端源头治理不足的问题,规定国家推动快递企业与商品生产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协同发展,推广商品原装直发,减少寄递环节的二次包装;针对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规定鼓励在快递经营场所和企业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其他适当场所设置包装物回收设施设备,鼓励快递企业通过积分奖励、寄件优惠等方式引导用户重复使用包装物。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504/content_7019786.htm)

 

4.(4 月 15 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 2025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 4月 15日发布《关于做好 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工作主要包含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制定、数据质量管理、配额分配与清缴等有关工作。对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年度直接排放量达到 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应当列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后,不再参与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同行业和相同种类温室气体管理,避免重复管控。

(相关链接: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504/t20250415_1114934.html)

 

5.(4 月 15 日)工信部印发《关于开展 2025 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 2025 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电镀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环保装备标准化、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要求被推荐企业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记录、未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被推荐技术装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产权明晰,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要求,应用后污染物控制优于国家污染排放相关标准要求,或优于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等相关要求。

(相关链接:https://wap.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5/art_f78298b0c3b04a1baab78aa799ce8681.html)

 

6.(4 月 16 日)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

4 月 1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 60 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介绍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重点关注事项。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相关链接:https://wap.miit.gov.cn/jgsj/zbys/qcgy/art/2025/art_e244b52a7cd44175904cd5fa82a29df6.html)

 

7.(4 月 19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 年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 年版)》(以下简称《参考指引》),基于制造企业探索实践,结合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发展趋势,从工厂建设、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生产作业等 8 个重点环节,凝练出 40个典型场景,涉及能源智能管控、碳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污染在线管控等。

《参考指引》提出,面向高能耗设备节能减排、工厂多能源介质综合调度等业务活动,针对能耗大、成本高等问题,部署能耗采集设备和能源管控系统,开展多工序能耗溯源定位、高能耗设备建模仿真和参数优化,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应用负荷预测、能源平衡分析、多能互补等技术,实现工厂能源综合管控和整体优化,降低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面向碳排放数据采集、碳足迹追踪和碳资产核算等业务活动,针对碳排放计量难、碳足迹追踪效率低等问题,建立数字化碳管理系统,应用碳排放精细化检测、碳排放指标自动核算、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实现碳的追踪、分析。

面向污染排放监测、污染物收集处理等业务活动,针对污染排放计量难、管理粗放等问题,部署污染排放在线采集设备和管控平台,应用污染监测、污染物质分析与治理优化、污染源追溯、危害预测预警等技术,实现污染全过程动态监测、精确追溯、风险预警和高效处理,降低污染排放水平。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4/content_7021209.htm)

 

8.(4 月 22 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上海市 2025 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 2025 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的通知,涵盖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多个领域,统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工作安排》要求加快引入市外绿电资源,力争蒙电入沪核准并开工,启动首批深远海风电示范项目建设。推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全市光伏装机规模突破 500 万千瓦,金山一期海上风电力争建成并网。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持续提升,绿电交易规模力争超过 70 亿千瓦时。推进绿色燃料产能建设,前瞻谋划绿色燃料重大工程。深化本市未来能源和前沿颠覆性降碳技术战略研究,制定绿色燃料、可控核聚变等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工作方案。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攻关行动,落实一批未来能源前沿颠覆性技术攻关项目。培育一批节能低碳和新能源研究机构。定期征集和筛选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和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相关链接:https://fgw.sh.gov.cn/fgw_zyjyhhjbh/20250423/726070aaabed43409eaf746f499dceb9.html)

 

9.(4 月 25 日)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2025 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

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联合印发《2025 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健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机制,推动新兴领域能效提升,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绿色化转型对数字产业的带动作用,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美丽中国提供坚实支撑。

《工作要点》部署了 4 个方面 22 项重点任务。一是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包括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转型、推动基站绿色化运行、推进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制造和使用、引导数字科技领先企业零碳发展。二是加快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化转型。包括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电力、采矿、冶金、石化、交通物流、建筑、城市运行、现代农业等 8 个领域绿色化转型以及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生态环境治理、打造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试点示范。三是发挥绿色化转型对数字产业的带动作用。包括升级数字化绿色化基础设施、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创新、建设数字化绿色化产业体系、培养数字化绿色化复合人才。四是加强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规政策、深化国际合作、加强宣传引导。

(相关链接:https://www.cac.gov.cn/2025-04/25/c_1747290376047340.htm)

 

10.(4 月 25 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交能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积极稳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支撑。

《指导意见》明确,到 2027 年,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 10%。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 500 万千瓦,就近就地消纳比例稳步增加。到 2035 年,推动交通运输和可再生能源全面融合互动,初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导向的交通运输用能体系,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比例保持高位,新建新能源绿电以就地就近消纳利用为主。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增汽车的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体系基本建成。

《指导意见》从加强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规划协同、优化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管理、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高效稳定运行、推广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构建安全可靠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体系、培育现代化产业融合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推进交能融合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标准规范支持,建立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装备研发平台,推动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创新;支持开展车网互动、智能微电网、先进智能储能系统、清洁能源载运装备、交通可持续燃料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的突破和应用。同时明确,将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启曜”行动和“乘风”行动,结合交通强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燃料电池汽车、车网互动、智能微电网等工作,组织开展一批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创新项目建设。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4/content_7021087.htm)

 

11.(4 月 27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总理李强 4 月 27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会议指出,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碧水保卫战,我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大力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与建设。要狠抓源头治理,以大江大河、重要湖泊为重点,加强监测溯源,严防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超标排放。要健全长效机制,坚持疏堵结合,引导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改造,支持地方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全民河湖保护意识,营造共建共享美丽河湖的良好氛围。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4/content_7019810.htm)

 

12.(4 月 27 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 27 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这将是继民法典后,中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共分五编,依次为: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 1188 条。草案对生态环境领域的通用性制度规范作了提炼归纳,以总则编为统领,规定了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法律原则和基础性、综合性、普遍性法律制度,如生态环境领域规划、标准、影响评价、突发事件应对等。

(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4/content_7021171.htm)

 

13.(4 月 28 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强调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指导项目单位扎实做好用地审批、规划许可、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示范项目建设。发改委将统筹利用现有中央预算内投资渠道,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建设。各地区要通过各类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要求强化全流程监督管理。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持续跟踪调度示范项目建设进展,按期保质完成建设任务。力陈扎实做好后续项目储备。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建立健全本地区绿色低碳先进技术项目储备库常态化更新机制,主动对接绿色低碳领域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摸排先进适用技术储备情况,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相关链接: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504/t20250428_1397460.html)

 

14.(4 月 28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提出鼓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积极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领域重大科技创新,鼓励民营科技领军企业参与研究制定能源科技发展重大战略、规划、标准和政策。鼓励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与民营企业协同攻关,实现成果开放共享。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国家科技专项,引导民营企业与国企、其他机构协同创新,针对重点项目开展联合攻关。支持“沙戈荒”大基地根据市场需要自主应用一定规模的前沿技术光伏组件,助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

(相关链接:https://www.nea.gov.cn/20250428/19ca24b256f549be9ed3a3b7eb955dcf/c.html)

 

15.(4 月 29 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29 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29 日上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和市长龚正陪同下,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习近平对上海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取得的实效给予肯定。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

同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会见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会见中习近平强调,“大金砖合作”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开发银行也要开启高质量发展的第二个“金色十年”。中方作为东道国,将一如既往支持新开发银行运营发展,愿同新开发银行加强项目合作,聚焦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相关链接: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4MTSGLiGCZQ)

<< 上一篇 绿色发展政策动态要闻(2025 年 5月)
绿色发展政策动态要闻(2025 年 3月) 下一篇 >>